Search

志工這件事

上周和朋友吃飯,有人提到 Back Door Food Pantr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志工這件事

上周和朋友吃飯,有人提到 Back Door Food Pantry 每周四發愛心食物時,有一票中國老先生老太太不會說英文,他們早早就開始排隊,時間一到,動作過於積極,還出現推人搶東西的行為。唉唉唉,怎麼會這樣呢?志工苦於不會用中文解釋,一定是溝通不良。

果然今天下午開放食物登記的時間沒到,在教會二樓已經可以聽到嘰嘰喳喳的中文聲,下樓一看近三十位中國朋友已經坐在椅子上等著開門。我用中文跟他們自我介紹,一聽到是會說中文的志工,好些人都說: 「哎啊,真是太感謝了。」

這票老人七十,八十來歲,全部住在老人公寓。為什麼移居到安娜堡來?不是說有兒女在這裡嗎?怎麼變成低收入戶,而且需要食物救濟?真是個謎。

註冊時,看著他們手抖著,慢慢寫字,,拼出自己的名字,不熟練的字母長得像是書法一樣。我問他們姓什麼,如果姓劉,我就說劉小姐好。劉先生好。一個個老人面帶靦腆,露出銀牙笑了。「什麼小姐,我都八十多啦。」

選擇食品時,他們真的需要幫忙。就算包裝上有照片,他們還是不理解這是什麼東西。他們來來回回翻著一包冷凍魚塊,想弄清這方塊怎麼可能是魚。看著捲葉甘籃,說,這是啥?

來 Food Pantry 幫忙的志工,人人帶著微笑,有著熱情和包容。他們不停對我說,Thank you so much for being here. 說了一下午中文,我現在腦子一片空白。

P.S. 之前的中文志工,做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標籤。是我中文不好嗎?還是這是廣東話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煮婦主力還是食物文為主,偶爾上個甜點也不過份,畢竟沒有甜點的人生也太苦悶。 煮菜喝酒的人,如果不在廚房上煮點什麼異國料理,喝上不同國家的酒,好像就少了點什麼。旅行時也得找個廚房,逛市場買菜買酒時最開心。 旅居在美國的台灣煮婦,對食物有著莫名的執著。隨著季節變換菜色,餐桌上常見法、義、台菜混合版。偶爾上點美國家常菜、英國、德國、印度、日本菜
旅居在美國的台灣煮婦,對食物有著莫名的執著。隨著季節變換菜色,餐桌上常見法、義、台菜混合版。偶爾上點美國家常菜、英國、德國、印度、日本菜。
View all posts